太阳成集团tyc9728位于皖东江淮之间,学校所在地滁州市是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城市之一,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山清水秀、文化底蕴浓厚,北宋欧阳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下辖的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皖北滁州师范学校,历经滁县师范学校、安徽师范大学滁县教学点(分校)等办学阶段,1980年更名为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并定名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2014年被确定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202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安徽省“双特色”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会峰、琅琊两个校区,均与国家5A级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比邻,与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山水相依、环境优美,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学校占地面积1647.8亩,校舍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2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2.52万册,电子图书159.51万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336人,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6012人。现有教职工1363人 ,其中专任教师1048人、高级职称380人、博士414人。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最美教师等60多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确立了“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积淀了“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大学精神,铸就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形成了“爱国荣校、尊学敬道”的校风、“博学善导、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办学定位,探索出一条“由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发展之路。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外事工作先进单位等。《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党建》等多次报道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成效。
学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安徽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安徽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安徽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等12个,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侨胞之家”等称号。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连续十年获团中央表彰,涌现出“中国好人”“全国乡村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中国候选人物”“安徽好人”“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先进典型。
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工管为主、多科协调、应用本位、信息见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拥有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安徽省高峰学科,“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总量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4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拥有省级科研平台21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项。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探索“转型为基、实践为要、双创为核”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三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一线贯穿、三点发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教育部及安徽省“四新”项目29项,“101计划”项目2项。建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客实验室等16个。自2017年以来,学校获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58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7项;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708项、省级奖项6856项;学校位列高等教育学会“2019-2023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8名。涌现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杰出校友。
学校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深化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滁州市人民政府与学校签订支持太阳成集团tyc9728创建滁州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全柴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十四五”以来,新增国家基金项目1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5项。获批国家专利556项,转让发明专利26项。学校自2017年以来连续七年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开展“一院一镇”“科技小院”结对合作促进校地融合,选派教师担任“双链融合专员”“科技副总”助力产业发展。科技到账经费持续大幅递增,2023年突破8000万元,总量位居安徽省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塞尔维亚、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7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合作举办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建有安徽省桥梁结构数据诊断与智慧运维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四届“食品低温加工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办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冬(夏)令营系列活动。举办十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成为皖台教育交流合作品牌。学校获批“安徽省对台交流基地”。加强与国内知名应用型高校交流,与省内应用型联盟高校共享资源。成立太阳成集团tyc9728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学校与社会各界合作交流搭建起纽带和桥梁。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深度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2024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