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太阳成集团tyc9728委员会太阳成集团tyc97282019年工作要点

文章索引号: 486090535-201903-07001  

文章作者:校办公室时间:2019-03-01浏览:1114

2019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推进质量提升,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建质量

1.强化政治自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四个服务”,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化“四全覆盖”,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学懂弄通做实,更好地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

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关于加强党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弘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4.加强宣传思政工作。进一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学校实施方案,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构建“1234”育人格局,全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师思政、网络思政工作。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精心策划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深化媒体融合,守正创新,提高舆论引导力,提高用治网水平,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效果。

5.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为引领,实施“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做好二级党组织按期换届工作。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推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地见效。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全部达标。推进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深化“五好”创建。加大“双带头人”培育力度,争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有更大提高。

6.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行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发展大调研、风险大排查、作风大提升、制度全覆盖”活动,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促进工作提质增效,切实将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7.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化运用监督“四种形态”,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问责,不断深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持续深化“三转”,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强化巡视整改成果运用,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二、创新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8.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推进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构建有太阳成集团tyc9728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性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做好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9.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培育与建设工作,成功申报省级一流专业3个,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扎实推进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深入推进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依托的课程综合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提升课程应用性品质;着力打造五类“金课”,积极申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强化“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践行;继续办好各类教学比赛、教学论坛、教学沙龙、教学示范观摩等活动,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深入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基本教学活动“双基”达标建设和示范创建活动。

10.推进协同育人拓展办学资源构建促进社会多方参与,科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支持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重点推进化工、食品、智慧养老、机器人、文创等产业学院建设。积极支持与引导各专业与行业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建育人平台与实践教学平台,做到专业全覆盖。继续做好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推进校企合作班与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融合。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社会各界及考生对学校有更好的认识和信任,吸引更多优秀考生报考,进一步提升生源质量。

三、强化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与成果质量

11.开展“学科建设推进年”活动。召开学校第三次科技工作大会,制订“学科建设推进年”活动方案、加强学科建设实施意见持续推进“369”学科建设规划实施。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全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高水平科技平台建设、高层次研究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工作。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与共同发展,培育2-3个校级新兴交叉学科和6-8个院级特色学科。落实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做好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2.强力推动硕士学位授权申请。成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组,制订创建工作行动计划,设置“硕士学位点建设发展咨询委员会”,强化责任,加紧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建设效果。制订师资队伍、科技成果、学生培养、办学经费等方面专项建设措施,加强创建工作政策、经费及环境保障。

1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制订有效措施,支持推动相关学科融入“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大所、大型企业合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以上,培育建设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以上、市级3个以上。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中心作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更多更好的开展。

14.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与教学需要统筹兼顾,加强科技创新团队、人文社科基地及新型智库建设,加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培养。加强与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拓宽项目申报渠道。做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培育工作,积极申报面向区域支柱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重点)项目3-5个。引导青年教师参与项目,融入团队,提高应用研究能力。年度科技到账经费达到5000万元以上,其中产学研到账经费不低于50%。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取得显著进步。

15.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推进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学科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其成为学校特色发展及重要社会影响的显著标志。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智慧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为解决民生和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引领与示范。加强食品与生物技术、材料化工、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加强经济管理、金融以及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的资政服务能力。继续做好承担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做好定远县定点扶贫和面向定点贫困县采购农产品工作。

四、坚持以生为本,提升引导服务学生成长质量

16.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青春理想中国梦”“四进四信”主题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发挥QQ校园号、易班等平台作用,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7.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打造“一院一品”学生工作特色品牌,广泛宣传推广优秀项目及案例。推动“智慧学工”系统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效率。落实辅导员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牢固树立学生安全工作底线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规范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18.着力营造优良学风。建立健全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融合机制”并出台实施办法,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协同推进学风根本好转。进一步推进本科生班导师制度,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开展各类评选表彰,强化优秀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互助的积极性,以班级或寝室为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建立特色鲜明的优良学风与班级(寝室)文化。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生考研升学,提高考研率。

19.提升就业创业质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5223”行动计划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改革,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模拟实训和课外文体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教育,强化分类指导,健全精准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机制,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新建实习就业基地30个,不断拓展就业市场,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及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职业能力与团队质量

2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引才育才模式,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主体作用,明确权利与责任,落实年度105名人才引进计划,力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增加到20人以上、教授100人以上、博士300人左右。深入推进“博士化”工程和“双百”“双证”“青蓝”计划。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订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21.加强团队建设。根据学科专业发展以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创建需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启动教学科研一体化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计划,制订促进团队建设的实施办法。

2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实施任期目标责任制,督促和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完善“学训研讲用”教育培训模式,开展“提素质、提状态、提能力”活动,探索开放式培养锻炼模式,多方位提高干部及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举办副处以上干部培训研讨班和管理人员培训班。

六、深化合作交流,提升共建共享与开放办学质量

23.积极推动校地合作。积极推进与滁州市全面战略合作,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交流对接机制和产学研政合作机制,推动市校共同创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等工作。推进与六安、安庆、亳州、蚌埠等市的产学研政合作,取得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深化与“双一流”立项建设高校及全国新建本科高校联盟、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高校合作,积极开展共建共享。

24.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做好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力争取得突破。拓展中韩“2+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合作办学项目,探索“2+2+2”本硕连读合作方式。积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交流并开展合作研究等学术活动。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和友好省州的教育交流与合作。选派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赴国外高校开展交换学习、游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吸收4名国(境)外学生来校留学。

25.拓展对台交流合作。举办好“第六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促进交流,扩大影响。丰富对台交流内容、拓宽合作领域,继续选派教师赴台湾高水平大学访学、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选派优秀学生赴台高校开展交换学习与暑期小学期实践学习活动。邀请台湾高校师生来校开展暑期夏令营和文化研习活动。积极申报“鼓乡情韵”凤阳花鼓文化赴台巡演项目。

26.加强教师访学研修。根据师资队伍建设及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创建需要,选派不少于30名教师赴国(境)外学习交流或者合作研究。修订完善教师国(境)外研修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学习过程和效果评价,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使用效益与服务保障质量

27.加强财务科学管理。创新资金筹集办法,拓展资金筹集形式和渠道,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科学编制预算,增加预算项目储备。强化预算管理和资金调度,规范资金使用,防范财务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简化财务报销审批流程,着力提高财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28.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推进滁州正大有限公司搬迁工作,确保土地及附属建筑物年内交付。完成校园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工作,按计划筹备新建项目。加快推进会峰校区实验实训1号楼和人才公寓楼建设。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完成年度绿化任务,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品味。

29.加强资产规范管理。完善采购制度,强化内部控制,规范采购流程。按时序完成采购任务,不断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强化资产有效管理与利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继续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度和仪器设备使用率。认真开展大型仪器和实验室使用绩效评价。

30.强化监察审计实效。加强对招生、建设工程、招标采购、人才引进、职称评聘、奖助学金评定、科技服务、重要经济合同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审计年度安排,开展专项审计,配合省审计厅对太阳成集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竣工工程结算审计、在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完成离任和轮岗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31.优化后勤管理服务。巩固后勤综合改革成果,推进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对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管理与监督,确保食品卫生与宿舍安全。建设智能化网络报修平台,及时便捷做好教学和生活设施维修工作,提高师生满意度。以节水节电为重点,完善校园节能监控平台及制度建设,实施智能水表电表全覆盖,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32.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认真分析排查校园重大风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主动化解矛盾,制订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值班和校园巡逻,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为学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八、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33.明确问题精准发力。深入调研分析,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科技管理等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出台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改革向系统、全面与纵深发展,为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4.创新制度激发活力。以约束更规范、保障更完备、考核更科学、激励更有效为基本要求,继续开展制度创新与建设工作,通过制度“废改立”,形成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35.科学评价激励贡献。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科学设置(调整)二级单位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修订年度考核办法。加强机构编制与岗位设置管理,做好科级机构及科级岗位调整设置工作。推进实施定编、定岗、定责,探索人员总量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克服“五唯”倾向,突出工作实绩与岗位贡献,启动岗位分级聘用工作。修订绩效分配办法,突出贡献导向,优化分配结构,推进权限下放,进一步激发创新与发展潜能。

36.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健全依法治校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与师生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落实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要求,进一步完善教授治学制度。持续开展法治教育与宣传,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改革的自觉性和依法办事能力。

37.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信息办学定位落实扎实推进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及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探索智慧校园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新模式。实施数据集成、智慧教学、业务流程优化以及精准决策支持等项目,促进治理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九、加强文化建设,共建和谐幸福校园

38.提高大学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扬“思变尚新、务实求真”学校精神,着力建设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质量文化,倡导改革创新、协同合作管理文化,弘扬敢于担当、崇尚实干价值文化。推进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产出一批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成果。启动《太阳成集团tyc9728校史资料汇编(1950—2020年)》编辑工作,加快推进校史馆建设。

39.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巩固和发展文明创建成果,实施“十大提升行动”,做好全文明校园创建“突破年”工作优化精神文明建设形式和载体,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奋进、诚信文明的和谐幸福校园。

40.凝聚发展合力。支持教代会、工代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召开第三次团学“两代会”。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作用。成立学校侨联。做好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完成退教协换届工作。推进校友工作,建立联系校友、服务校友以及充分发挥校友作用与影响的有效机制和平台,完善校友工作网和校友数据库。


责任编辑:卞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