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太阳成集团tyc9728委员会太阳成集团tyc97282017年工作要点

文章索引号: 486090535/201704-00037  

文章作者:校办公室时间:2017-04-25浏览:911

2017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转型与提升为主题,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十三五”规划,推动审核评估,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办出特色,以良好状态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宣传,并作为校院两级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落实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若干规定》。以“迎接十九大、做合格党员”为抓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深入学习领会《准则》《条例》,使贯彻《准则》《条例》成为每一个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的自觉行动。

3.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认真学习领会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环境”的育人新格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展示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和开放向上的良好形象。组织开展“喜迎十九大”系列活动。扎实推进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

4.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手抓规范,一手抓提升,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党委决策力、党总支执行力、党支部战斗力。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咨询机制,提升党委决策力。严格执行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加大专项督导和日常检查指导力度,完善党总支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党建工作考核制度,提升党总支执行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深学笃行当先锋,我为评估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协同推进教师党支部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不同类型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创建“三型五好”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支部战斗力。筹备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

5.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深入学习贯彻《准则》《条例》《中共安徽省委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办法》。扎实做好中央巡视组对我省开展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把省委巡视整改、高校“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确保整改问题见底清零,着力在“长”“常”上下功夫,巩固扩大整改落实成果。

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好干部标准,从严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兼职审批等制度。举办处级干部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培训班,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干部教育培训。办好“干部大讲堂”,结合岗位特点,开展“研讨式”分类培训,定期举办基层党务干部专题培训。加强干部考核,强化结果运用。

7.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强化“一岗双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巩固巡视整改成果,推进作风建设。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扎紧制度笼子,推进标本兼治。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业主责,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8.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召开第二次党代会2016年年会暨第三届教代会工代会第四次会议,充分发挥党代表、教代会和工代会代表在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做好代表提案办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的作用。重视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扎实开展迎评促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做好接受审核评估各项工作。进一步细化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分阶段推进,实行“挂图作战”,强化工作任务落实。开展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和学校教学工作预评估工作。加强评估工作调度和督促检查。做好自评报告撰写、状态数据采集整理、评估支撑材料建设、教学档案建设、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评估工作氛围营造等工作,以良好状态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10.加强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设应用型专业。完成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出台校企合作班或行业学院建设规范标准。完成本科专业试评估工作,完善工作方案,为接受省本科专业评估做好准备。

11.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应用型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加强特色品牌课程建设。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继续开展精品公开课程、慕课课程等课程资源建设。

1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建立健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组织开展全员听课、评课活动,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查指导和质量监控。继续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师实践技能竞赛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增校企合作班和行业学院3-5个。推进“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的“三段式”模式改革。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做好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

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

14.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做好大学生艺术展演相关活动。

15.加强学工队伍建设。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加强辅导员培训,加强学生工作的交流和学习,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完善专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班主任制度。

16.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发挥学工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的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环节的管理和服务。牢固树立学生安全工作底线思维意识,全面梳理学生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准确研判,及时处置。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严格学生上课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关心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全过程服务。

17.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严抓课堂出勤率,加强校、院两级学风督查,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明确学风建设要求。组织开展校园读书创作等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狠抓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引导学生理性选择转专业,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强化学生学习和发展指导。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组织实施工作。

18.做好招生和就业创业工作。改进招生宣传工作,开展多样化咨询服务。加强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等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完成省级创业学院建设的各项任务。完善相关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师生从事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四、实施“十三五”规划,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19.落实基本办学定位。准确把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基本办学定位的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地方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深化开放合作,打造皖台合作品牌。以应用驱动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20.扎实推进“十三五”规划。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和责任分解,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挂图作战、有序推进。推进基本办学定位在二级学院规划中的有效落实。加大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规划任务按期完成。

21.落实省政府“双一流”行动计划。认真学习领会省政府关于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五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发规处、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超前谋划,主动对接,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补强短板、突出重点、创新机制,高质量通过全省项目中期检查,获批成为“五年行动计划”建设高校,争取更多建设项目,能够在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流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成果。

五、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22.加强学科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完善“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对校级重点学科开展新一轮遴选,各学科要按照“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搭建学科平台”的要求,根据自身情况,有重点地开展建设。做好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科研团队和硕士学位点申报的准备工作。做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遴选本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力争在地理信息、信息技术、健康养老、食品加工、电子电气、化工技术、经济管理等学科或领域多出成果,逐步形成影响。

23.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教师应用性研究能力。引导青年教师参与项目,融入团队,切实提高科研能力。加强与科技主管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拓宽项目申报渠道。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有前景、有特色的研究项目,合作开展重大课题的研究。力争年科技到账经费2500万元。

24.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化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滁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落实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开展“教授博士进企业”、“企业家进校园”、青年骨干教师基层挂职等活动。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用合作。举办产学研对接会,围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成果,推进科技成果报奖、转化与推广工作。加强智库建设,提高资政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定远县定点扶贫工作。

六、加强人事人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2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通过评选“四有”好老师等措施,树立师德师风典型,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26.加快推进编制与岗位管理改革。积极申报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认真制订有关实施方案。按照省厅批准的编制周转池规模,重新报批岗位设置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学校各级各类岗位设置结构,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编制与岗位紧缺的瓶颈问题,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应有条件。

27.加大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力度。积极落实“5213人才高地工程”,制订并实施“人才特区计划”,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实行特殊的人才引进政策。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大柔性引进力度,积极引进行业企业高端人才。

28.加强教师应用能力培养。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培训等,持续推进博士化工程和“双百”“双证”“青蓝”计划实施,认真开展教师挂职锻炼考核和“双能型”资格认定工作,大力提升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层次与水平。加强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平台建设,力促教师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实效。制订科技创业岗设置与聘任管理办法,支持教师开展科技创新创业。

29.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围绕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方面构建教师考核评价多维度指标体系;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强化教学质量考评,完善科研评价导向,修订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出台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评选与奖励办法。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七、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入推进依法治校

30.落实学校章程。进一步加强《章程》学习宣传活动,学好、用好《章程》,依据《章程》管理学校。依法依章推进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完善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着力形成用制度文化治理学校的环境和氛围。

3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党政工作规则,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支持学术委员会依照章程行使职权。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发挥群众团体作用。依法推进党务校务公开,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评价监督。

八、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32.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健全招标采购、资产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完善招标采购内控机制。规范高效做好年度招标采购工作。加强开放实验和开放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推进开放共享实验平台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绩效管理,开展大型仪器设备收费管理工作。推进大型仪器设备资质认证工作。

33.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满足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要。加强预算项目储备。强化预算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风险。简化财务审批报销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继续做好内控基础性评价工作。

34.做好监察审计工作。扎实做好省审计厅对学校法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按时上报审计整改报告,健全长效机制。开展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等年度审计,强化财务内控和风险防范。实施基建工程委托审计、零星维修项目内部审计,推进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维护学校经济利益。加强对基建维修工程、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项目、后勤服务管理、科研经费规范使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

35.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继续做好后勤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与服务机制,做好人员分流、招标选择校外优质企业从事食堂等服务。加强对托管服务企业和项目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安全工作指南》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工作指南》。以节水节电为重点,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开展水电管理专项治理。

九、加强办学条件建设,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36.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加快推进滁州正大有限公司地块土地征用和校园规划调整工作。按期完成会峰校区综合实验楼和琅琊校区72间平房地块教职工公寓楼建设。启动会峰校区学生公寓楼建设。完成知行桥处运动场建设和蔚然食堂东侧篮球场地改造。加快推进维修改造项目实施。加大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完成年度绿化任务,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品味。

37.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建成面向决策的教职工信息集成与管理平台。推进软件云平台、校园活动录播与直播系统建设。推进实验室管理平台的有效使用。完善网络基础环境,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电子图书、档案文献资源功能,提高利用率。

3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艺术馆建设,举办艺术活动,展示师生艺术创作成果和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成果。推进与滁州市共建欧阳修纪念馆工作。凝练学校精神,推动体现时代精神的校歌创作,开展校园景观名称征集活动,做好形象标识系统推广应用。深化校园文化“一院一品”工程建设。

39.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做好消防、防诈骗、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加强值班和校园巡逻,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特别是琅琊校区南围墙的封闭改造,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40.推进校地校企校校合作。落实校地战略合作,拓展与县(市、区)的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与企业联合开办校企合作班,共同培养人才。深化众创合作,提升创新创业水平。巩固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深化与“行知联盟”高校合作。

41.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力争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取得突破。拓展有实质性合作关系的国外院校。加大选派师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力度。扩大与台湾高校、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拓展与台湾高校有实质性合作关系的专业,高水平高质量承办第四届皖台物联网研讨会。

42.提升继续教育水平。加强与行业、企业等合作,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稳步提高学历教育规模。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推进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拓展培训范围,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

责任编辑:卞德康